hjcvg黄金城会员登录首页专业建设管理条例
时间:2019-05-31 点击:
总 则
为了促进我院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快专业建设步伐,逐步改善专业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5号)等文件精神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一章 专业建设
第一条 学院专业建设以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为根本,以国家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为依据,结合学院办学条件、学科和师资条件的实际,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着眼于与国际接轨,有计划地进行。
专业建设包括增设新专业、建设完善现有专业。
第二条 学院按照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高各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学院整体办学水平。
第三条 学院各教学单位应创造条件加强专业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条 学院根据办学基础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学院专业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加大投入,不断增加专业建设经费。
第五条 学院各教学单位应在制定本单位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各专业的建设规划,并填写《hjcvg黄金城会员登录首页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的主要包括: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含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等)和分年度执行计划。
专业建设规划一定要科学、合理、规范,并切实可行。
第六条 教务处组织对各专业的建设规划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论证的专业建设规划是学院专业建设的执行依据。
第七条 对学院有一定传统的老专业,各教学单位要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积极改革,使专业保持旺盛的活力,衍生出新的学科专业,带动新专业的建设。
第二章 新专业设置
第八条 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状况,本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在各教学单位专业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学院的中长期专业新设规划和年度新增专业计划。
学院各教学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势力和办学条件,在学院总体规划的要求下,制定本学院的专业新设规划。
第九条 新专业的设置要确立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专业建设的任务和发展方向,要确立把社会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放在首位,与学科建设统一进行,合理利用学院现有的教育资源,一般按专业群方式组建,着眼未来,形成和体现学院的特色。
第十条 新专业的设置应符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要求和专业设置原则;要有较稳定的市场需求;要有科学的设置专业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原则上学院各教学单位每年可申报新增设1-2个专业。
第十一条 学院各教学单位应根据专业新设规划,提前做好拟新增设专业的师资培养、课程建设、专业调研等各项工作。即要有稳定的、便于组织教学的学科基础,有相关专业的支撑;能配备完成教学计划所必须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辅助人员;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教学文件齐备;具备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办学基本条件和设置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
第十二条 学院鼓励各教学单位创造条件新设专业,并根据学院的财力状况,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新设专业的考察与论证工作。
第十三条 学院各教学单位应于每年5月31日前将拟新设专业的申报材料送交学院教务处。
新设专业的申报材料主要包括:新设专业申请表、专业教学计划、论证报告(含人才需求信息、专业办学条件等)、师资情况等。
教务处对各教学单位的专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于6月30日前送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和评审,并由学院院务会确定后,按规定送交省教育厅审查。
第三章 重点建设专业
第十四条 学院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确定若干个重点专业,进行重点投入和建设,确保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
第十五条 学院各教学单位可以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申报重点建设专业,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重点专业的申报办法暂时按湖南省重点专业申报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学院每年从专业建设经费中划出部分经费,用于重点建设专业的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和教材建设等。
第四章 其他规定
第十七条 经批准新增设专业可以根据办学基础条件,先申请专项经费进行初期建设,然后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新设专业的办学初期建设计划的制定可参照《hjcvg黄金城会员登录首页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第十八条 专业建设评估按照湖南省专业建设评估相关指标体系进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hjcvg黄金城会员登录首页专业建设评估方案
一、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内涵 |
在二级指标中的权重 |
|
|
|||
办学指导思想 和人才培养思路 |
*1.1 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 |
0.4 |
|
*1.2 人才培养方案 |
0.4 |
|
|
教学设施建设 |
*2.1 基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使用效率 |
0.2 |
|
*2.2 实验教学体系 |
0.3 |
|
|
*2.3 实习基地建设 |
0.2 |
|
|
*2.4 图书资料 |
0.2 |
|
|
2.5 教学辅助设备 |
0.1 |
|
|
师资队伍建设 |
3.1 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政策 |
0.1 |
|
*3.2 教学队伍梯队状况 |
0.3 |
|
|
*3.3 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师情况 |
0.3 |
|
|
3.4 实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 |
0.2 |
|
|
*3.5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
0.1 |
|
|
教学改革成果 |
*4.1 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情况 |
0.1 |
|
*4.2 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 |
0.2 |
|
|
4.3 教师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含教材) 情况 |
0.1 |
|
|
*4.4 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
0.2 |
|
|
*4.5关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情况 |
0.3 |
|
|
课程建设 |
5.1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建设与规划 |
0.3 |
|
5.2省校级优秀课程评估及重点课程情况 |
0.3 |
|
|
科研水平 |
6.1 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情况 |
0.3 |
|
6.2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
0.3 |
|
|
*6.3 科研对教学发挥的作用 |
0.3 |
|
|
人才培养质量 |
*7.1 学生综合素质 |
0.3 |
|
*7.2 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实验以及文献检索技能 |
0.3 |
|
|
*7.3 历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情况 |
0.2 |
|
|
7.4 特优人才培养情况 |
0.2 |
|
|
专业管理 |
8.1 管理文件 |
0.3 |
|
8.2 管理制度 |
0.3 |
|
|
*8.3 专业建设经费 |
0.3 |
|
|
专业优势和特色 |
*9.1学科优势和特色 |
0.5 |
|
9.2 学风和学术氛围 |
0.4 |
|
注: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31项。带*号的为重点项目(19项)。
二、hjcvg黄金城会员登录首页专业建设评估等级标准及内涵
一级指标 |
二级指 标内涵 |
评估标准 |
评估方法 |
评估结果 |
||||
A |
C |
A |
B |
C |
D |
|||
1.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思 路 |
*1.1 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 |
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和改革方向,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体现学科优势和特色 |
基本符合教育规律,目标比较明确 |
查阅教学计划等文件,与领导和师生座谈 |
|
|
|
|
*1.2 人才培养方案 |
整个培养方案体现科学性和可行性,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课外培养计划完善且很好地得到落实 |
方案较为科学,注重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课外培养计划 |
|
|
|
|
||
2.教学设施建设 |
*2.1 基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使用效率(不含文科) |
设备先进,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完好率≥95%,使用率高 |
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基础课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好率≥85%,使用率一般 |
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实验室,查阅实验记录,与师生座谈 |
|
|
|
|
*2.2 实验教学体系 |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建立对学生开放的高水平实验室 |
较为科学完善,具有实际的改革效果 |
|
|
|
|
||
*2.3 实习基地建设 |
已建立稳定实习基地,配备高水平实习指导教师,有系统科学的实习计划和方案,实习效果显著 |
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行方案科学并切实可行,有成效 |
查阅文件、师生座谈 |
|
|
|
|
|
*2.4 图书资料 |
专业图书资料品种齐全,生均图书拥有量≥200册,有教师和学生阅读“网络图书”(光盘、影带等)和电子图书的场所和设备,资料丰富,使用率高 |
生均图书拥有量150册,有“网络图书”,有使用效果 |
实地考察,查阅使用记录 |
|
|
|
|
|
2.5 教学辅助设备 |
教学辅助设备先进,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
教学辅助设备尚可 |
|
|
|
|
||
3.师资队伍建设 |
3.1 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政策 |
有系统的科学规划和配套政策,尤其在年青教师的培养方面措施得力 |
有规划和政策,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
查阅文件以及有关统计资料,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 |
|
|
|
|
*3.2 教学队伍梯队状况 |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90%的主讲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讲师资格 |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70%的主讲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讲师资格 |
|
|
|
|
||
*3.3 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师情况 |
55岁以下正教授全部参加本科教学,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时数≥50,有知名教授主持专业主干课的教学 |
55岁以下正教授全部参加本科教学,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时数≥30 |
|
|
|
|
||
3.4 实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 |
基础课实验(见习)全部由专任教师教学,实验教学辅助队伍配备齐全,具有较高水平 |
基本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
|
|
|
|
||
*3.5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
总体评价很高 |
总体评价基本满意 |
|
|
|
|
||
4.教学改革成果 |
4.1 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情况 |
专业承担有3项以上省部级项目;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发表教学论文;有独创性的、产生较大影响的教学改革实践 |
承担1项以上省部级项目,有一定的改革实践效果 |
实地考察、听课,查阅有关资料,师生座谈 |
|
|
|
|
*4.2 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 |
承担国家规划教材1部以上,教材体系完善,积极引进先进、使用的原版教材 |
有自编且有一定影响的教材,教材体系较完善 |
|
|
|
|
|
|
4.3 教师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含教材)情况 |
2项省部级以上(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
1项 |
|
|
|
|
|
|
*4.4 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
具备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辅助资料等上网,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少于15%,采用网络教学,效果显著 |
具备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应用效果较好 |
|
|
|
|
|
|
*4.5关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情况 |
总体思路清晰、有具体计划、配套措施有力,执行良好,改革成果显著。有获省部级奖的成果。 |
有计划、措施和执行结果。 |
原始材料和附件。 |
|
|
|
|
|
5.课程建设 |
5.1 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建设 |
能够全部开出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能够开出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
基本上可以开出计划规定的课程,能够开出少量选修课程 |
|
|
|
|
|
5.2省校级优秀课程评估及重点(建设)课程情况 |
有1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或省级重点(建设)课程。至少有2门校级精品课程。 |
有1门校极重点(建设)课程。 |
|
|
|
|
|
|
6.科研水平 |
6.1 承担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情况 |
年均承担国家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 |
年均承担国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 |
查阅有关统计资料,实地考察科研情况 |
|
|
|
|
6.2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
年人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年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
年人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0.5篇,年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 |
|
|
|
|
||
*6.3 科研对教学发挥的作用 |
有科学完善的机制,有优秀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的机会 |
有一定的措施和成效 |
|
|
|
|
||
7.人才培养质量 |
*7.1 学生综合素质 |
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文化素质高,用人单位反映良好,一次就业率80%以上 |
学生综合素质较好,在社会上有一定反响 |
实地考察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听课,查资料,师生座谈 |
|
|
|
|
*7.2 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实验以及文献检索技能 |
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学生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体现较强的创新能力,有一定数量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 |
专业知识基本掌握,能够运用;有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 |
|
|
|
|
||
7.3 历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情况 |
20%考取研究生,其中1/3考取外校 |
10%以上考取研究生 |
|
|
|
|
||
*7.4 特优人才培养情况 |
专业建立以来,培养出多名特别优秀的人才或苗子;在本科期间参与教师科研,发表有影响的高质量论文,在多方面表现突出 |
能够培养出比较优秀的人才 |
|
|
|
|
||
8.专业管理 |
8.1管理文件 |
有专人负责专业管理与建设,文件档案齐全,管理科学规范, |
管理文件较科学规范 |
|
|
|
|
|
8.2 管理制度 |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文件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制度健全 |
|
|
|
|
|
|
*8.3 专业建设经费 |
教学系重视该专业建设,对学院新建专业专项建设经费合理使用,效益显著 |
经费合理使用,效益较好 |
查阅有关财务统计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听取汇报 |
|
|
|
|
|
9.专 业优 势和 特色 |
*9.1学科势和特色 |
本专业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在学科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能够在校内起到示范作用 |
在本学科内产生一定影响 |
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座谈等 |
|
|
|
|
*9.2 学风 和学术氛围 |
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学术氛围 |
有较好的学术氛围 |
|
|
|
|
三、hjcvg黄金城会员登录首页专业建设评估结论标准
(一)评估结论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标准如下:
优秀:A≥24,C≤6,(其中重要项目A≥14,C≤3,D=0)
良好:A+B≥24,C≤6,(其中重要项目A+B≥14,C≤3,D=0)
合格:D ≤5,(其中重要项目D≤2)
(二)本方案二级指标31项。其中重要指标18项,一般指标13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三)针对各个项目提交文字说明材料,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要详实、可信、具体、全面。